让医药非遗“活起来”,山东中医药大学医心队开展“三下乡”活动

小刘

近年来,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迎来新发展、新际遇,推动传统医药非遗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对中医药事业的振兴发展及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7月17日至7月25日,山东中医药大学“小伢儿”医心队走进山东省济南市,开展为期九天的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深入社区为基层群众提供义诊服务,宣扬济南市传统医药非遗文化,并通过实地考察,结合问卷与访谈结果,更全面了解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助力传统医药诊法振兴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为中医药文化传播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让医药非遗“活起来”,山东中医药大学医心队开展“三下乡”活动
(图侵删)

杏林文化进万家,义诊服务暖民心

7月17至19日,“小伢儿”医心队成员前往历下区舜华路街道的草山岭小区,为当地居民免费提供测血压、测血糖、压耳豆、按摩、艾灸、眼部查疾等中医诊疗服务,对于年迈、行动不便的老人则分批上门走访。

通过前期的走访宣传,当日下午前来问诊的居民络绎不绝,整齐有序地在桌前排上了队伍。现场队员根据所学专业进行分工,用掌握的医学知识进行分析,依据前来义诊居民的身体情况分别给予了耳穴压豆、针灸及推拿治疗。义诊期间,团队队员们不仅为前来咨询的群众提供望闻问切、刮痧、耳穴埋豆等中医特色诊疗,还现场测量血压,针对群众高血压、糖尿病、白内障、牙周病、湿疹等常见慢性病进行现场咨询筛查,给予患者健康指导。“年纪大了,去医院做日常身体检查又不太方便,谢谢孩子们开展这次义诊,在家门口就能看病!”刚检查完血压、血糖的李阿姨赞美道。

一天的义诊结束,社区居民与队员们告别时洋溢着笑容,这便是对队员忙碌一天最好的回馈。通过本次义诊活动,该服务团充分发挥中医药专业优势,通过实践完善理论知识,强化了“学医为民,服务群众”的意识,立足于从多渠道、全方位的角度提高村民健康教育知识掌握度,实现健康服务零距离,推进全面健康教育促进工作。

探泉城非遗文化,助中医传承发展

7月20日-7月23日,“小伢儿”医心队抽样选取多项济南市不同级别的传统医药非遗项目进行学习实践活动,以发现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传播的短板,探寻活态化保护对策,焕发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代价值。

第一站,团队来到位于槐荫区的济南梁氏骨科医院,体会市级非遗项目梁氏膏药的外治妙用。坐诊医生梁医生在工作闲暇之余向团队款款而谈梁氏膏药的历史及现发展状况,梁氏骨科可以溯源至清乾隆年间,在继承“崇德堂”祖传正骨医术及其秘方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形成以祖传中医闭合整治技术复位、小夹板固定的骨科外治方法,辅以秘制膏贴治疗,目前传承谱系已经发展到第九代。梁医生在随访时说道:“稳准轻快,心神领会,法从手出,这是我们梁氏膏药一直以来遵循的治疗心法。”看着墙上摆满的锦旗和办公桌上一摞摞的医学典籍,团队成员认真聆听、记录着。

“正人正身先正骨,中医健骨是砥柱。”为探寻市级非遗项目刘氏正骨的特色,团队的第二站来到槐荫区天鹏正骨推拿会所,探寻刘氏正骨法的发展现状。刘氏正骨治法的主要学术思想为“手摸心会,有的放矢,灵活轻巧,对症而施”,主张筋骨并重。为了更深刻的学习了解正骨方法,在第三代传承人刘医生的带领下,我们体验并切身学习了刘氏特色传统的捏、提、按、拨、点、颤、鼓、拿、压、挤、牵、揉、推、端、续、整等16种治疗手法,互相施用,刘医生根据团队成员实际身体状况灵活变通单独使用或混合使用相应手法,大大缓解了我们的舟车劳顿所产生的肩酸背痛情况。

第三站,团队来到坐落于市中区二七街道的二七诊所。一进入,便能闻到浓浓的中药气味。工作人员孙医生讲述着刘氏中医妇科的心法,他感慨第十代传承人刘谟桐老师从医50余年,提出的“条达肝气,健脾和胃,补益肝肾”真言指引着他学医的整段心路历程,运用“温、清、攻、补、消、和”六法,并将其运用于实际,挽救大量病人于病痛。在孙医生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刘氏中医妇科的发展历程,他提到刘氏中医妇科已流传几代有余,刘氏中医妇科以家族形式代代传承,擅长诊治综合性妇科疾病以及儿科及内科常见、疑难杂症,而包括孙医生在内的传承团队在中医妇科问题上付出了极大的精力,他们在中医方面浓厚的情怀与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精神令我们由衷佩服。

之后,团队来到坐落于济南市历下区的鹭源中医诊所,这里有这样一位非遗青年传承人吴明杰,秉承”博采百家之长,救治世间疾苦“的服务宗旨,立志发扬“德贵针灸”疗法,把老字号做的有“影响力、接地气”,让更多人了解中医、信任中医、学习中医。吴明杰老师非常欢迎团队成员的到来,济南是“中医始祖”扁鹊的故里,他希望中医药大学的学生们能够谨记中医药文化宣传,让泉城济南充满杏林文化芳香。德贵针灸疗法擅长治疗月经病、卵巢功能减退(早衰)、男性精子质量不全等常见病。为支持德贵针灸疗法的传播、教学和创新,门诊每年预留十万元资金,并积极参与各种非遗文化交流会。据知,鹭源中医诊所是济南中医门诊品牌“精诚扁鹊堂”的001号中医馆。

发放问卷调研,助力“双传”实践

7月24至25日,针对民众对传统医药文化认同感较低、非遗传承人才培养滞后以及以师承教育为主的传统教育模式与院校教育模式难以接轨等现状,团队以社区居民和高校师生为问卷对象,并采用线上发布网络问卷,线下前往济南市各传统医药非遗项目附近小区发放问卷的形式开展问卷调研,探究民众对传统医药非遗的感知情况,并针对高校学生查看其所在高校有关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开展情况的认识和评价。问卷调研结束后,团队开始进行活动收尾工作。队员对之前记录的采访稿进行整理,汇总问卷数据,总结目前传统医药非遗保护过程中依然存在的空白点与不足,团队计划创新运用“中医+”思维作为研究突破口,从不同角度、不同主体出发,深层剖析探讨其在传统医药非遗保护领域的积极作用,为传统医药非遗文化传播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为期九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小伢儿”医心队每一名队员来说都是一段难忘的经历。每一滴汗水都见证了青年人的成长,每一张笑脸都无时无刻不在激励着青年人继续向前奋斗。“小伢儿”医心队队员左言在活动结束后说道:“从爱心义诊到中医理疗,每次实操不仅是帮助社区居民,也是对自己实践能力的锻炼。之后,我们通过采访传承人,了解学习传统医药非遗文化,更让我体会到中医的奥妙。”团队成员将致力于推动传统医药非遗大众化、普识化,让更多人了解中医药非遗文化。作为一名中医学子,只有经过千锤百炼,才能在学医之路上愈行愈远。我们应肩负起使命,赓续岐黄薪火,使中医惠及更多的人。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胡羽 实习生 赵伟越 袁子健 报道)

“电影的夏天”2024暑期档电影片单发布

泰安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新泰开幕 总投资118.7亿元项目签约

2024年前11月民企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1万亿元

航天晨光:公司应用于商业航天领域的产品收入占比相对较小

山东运动员获残奥会4金4银2铜,取得历史最好成绩

我国将发布不应由社区居委会、村委会出具证明事项清单

再送山东好儿郎最后一程

到网红书店拍照打卡,结果变成了读书的……

政策春风入浮山!“营在李沧”惠企政策公益讲堂开讲

擦亮美丽乡村“新名片”

小翘鼻整完鼻头下旋,四年后假体险些穿出皮肤

现货黄金跌破2600美元 盎司

让医药非遗“活起来”,山东中医药大学医心队开展“三下乡”活动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衡阳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