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大法律援助便民力度,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今年以来,青岛市即墨区法律援助中心多举措提升服务质效,积极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为群众提供覆盖城乡、便捷高效、普惠均等的法律援助服务。
降低援助门槛,扩大法律援助范围
完善法律援助经济困难审查机制,将更多的低收入群体纳入法律援助对象范围。
据悉,即墨区司法局对农民工因讨薪、工伤、65岁以上老年人申请法律援助的,免予经济困难状况审查;对重大、群体性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可先予受理后补办相关手续;部队义务兵、见义勇为者申请法律援助,可以免除经济条件审查;对下岗失业人员、妇女、未成年人、残疾人、遭遇家庭暴力者等弱势群体列入重点服务对象,根据不同特点不同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法律服务,维护困难群众的合法权益。
完善服务网络,畅通法律援助服务渠道
区法律援助中心在工会、团委、妇联、残联等部门均建立了工作站或联络室,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现场受理法律援助案件。对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和残疾人,法律援助律师还提供上门服务。
另外,即墨区法律援助中心在法院、检察院分别设立的法律援助工作站派驻值班律师,开展审判阶段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工作,对一般的刑事辩护全覆盖案件,缩短审批流程,实行统一收案、即时审批、当天指派,切实提高援助工作效率。
完善监督机制,提升法律援助服务水平
即墨区法律援助中心推行“专业律师承办、一案专人监督、全程跟踪评查、案件集中评议、质量效果挂钩”案件质量“五步法”监督机制,对法律援助案卷开展评查活动,案卷实行季度评审、“一案一评”。
根据评分情况确定优秀、合格、不合格等次,并将评分结果与案件补贴发放直接挂钩。进一步规范法律援助服务流程,完善案件质量监督、管理机制,不断提高办案质量和水平,力争为受援人提供更为优质的援助服务。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法律援助知晓率
即墨区法律援助中心组织工作人员走进社区、市场、企业,积极开展《法律援助法》等相关法律知识的宣传,提高法律援助的公众知晓率和参与率。宣讲过程中,工作人员重点对当前法律援助工作和中心职能进行了介绍,对法律援助范围、申请流程、方式等作了详细说明,就群众关心的赡养纠纷、劳动争议等类型案件进行了重点讲解,并就群众现场提出的咨询问题进行解答,让群众深切感受到法律援助政策的温暖。
区法律援助中心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完善便民服务机制,着力提升法律援助案件质量,以实际行动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今年以来,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500余件,解答来电咨询650余起,接待来人来访320余人次,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法律援助服务的新期盼。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晓帆 通讯员 宋朋朋 报道)
近两年财报收入显著增长,国际乒联:重视运动员声音,支持WTT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