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向对了,就不怕路远。作为以传统工业闻名的经济大省,山东近年来不断在数字化、智能化上下功夫、做文章。
大象转身,虽慢犹快,这直观地体现在数据上:今年1—2月份,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5.4%,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5.9%,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0.9%,分别高于全国3个、5.9个、6个百分点。
“去年,我们投资500万元建成的高端扇形轴产品自动化生产线投入使用,不仅节约了用工人数,生产效率也提高了20%。”
金马工业集团是已经在数智赋能行动中尝到甜头的企业,车间主任许清看着新建成的3条自动化锻造生产线、6条精密加工生产线,腰板儿更硬了。
据许清介绍,他们如今所在的机加四车间拥有全集团最现代化的智能设备,许多设备的自动化、智能化程度在国内外同行业中都是领先的,“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高端商用车转向机活塞、扇形齿轮轴便是产自该车间。
许清和他公司眼下的状态,也正是目前山东产业转型升级的常态。
4月6日,大众日报头版头条刊发《鼎新革故,数智赋能产业焕新——山东加大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改投入力度,持续提升生产能力》,从多个角度透视山东各地的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成果和经验。
增智降本
在临清市烟店镇连城智造小镇轴承产业园,大众日报记者近日在调研山东泰扬精密轴承制造有限公司时注意到,一条条生产线正开足马力生产,5G智慧数控中心建设已进入收尾阶段。
山东泰扬精密轴承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凤龙说,他们在去年正式启动的“年产20万套高精密轴承5G智能化工厂”扩建项目,建成后可新增20万套高精密轴承生产规模,生产效率、产品精密度、产品研发周期和订单交付周期都将显著提升。
在枣庄市台儿庄区,瑞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通过实施环保型成套装备智能制造技术改造,实现了年产达300余台套的产能,装备生产能力提高50吨—300吨/小时。
瑞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他们公司建起了企业研发中心、智能装备工业设计中心、机器人智能生产线等,使设备资源利用最大化,能源利用率显著提高,年度能源成本有效节约了16%以上。
入园提效
山东泰扬精密轴承制造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在政府支持下,企业搬迁入园,产能的提升和设备的升级为公司带来大量订单。入园后又吸纳了周边企业入园,产业发展格局从碎片化向规模化转变,园区上下游产业链条帮助企业节省了大量物流、人力等成本。
“一方面,我们积极引导企业加大科创技改力度,打造数字化智能车间,并积极为企业争取政策资金支持;另一方面推进轴承市场数字化改造项目、烟轴云科等创新平台建设。此外,临清市还与洛阳轴承研究所开展战略合作,共同建立山东洛轴所轴承研究院;联合山东大学、济南大学等高校,持续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临清市烟店镇党委副书记王绍军说,近日烟店镇成功促成青岛理工大学与山东中力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山东华工轴承有限公司签约,加快科研成果尽快转化。
减税降费
在菏泽郓城县,山东绅联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因规模的扩大以及研发等成本的增加,面临着新的资金压力。
为化解企业在技术研发和设备改造中遇到的资金难题,国家税务总局郓城县税务局主动辅导企业“快、精、准”享受优惠政策。
“研发费用和高新技术企业购置设备加计扣除等政策帮助企业解决了1079万元的资金压力,让公司的投资、研发、扩建有了资金支持。”公司技术总监甄爱华告诉记者,在技术创新升级和减税降费等优惠政策的扶持下,公司更有底气在提高科研人员待遇、升级研发设备、扩大优势产能上投入更多资金,释放更大的自主创新产能。
记者:吴宝书 栗晟皓 薛良诚 王兆锋 蒋鑫
内容转化:李振兴
实习生:李雨桐
统筹:梁开文
大众日报客户端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