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岱岳区深入践行执法为民理念,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创新打造“三个三”行政执法监督模式,不断提升行政执法监督工作质效,扎实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进一步筑牢法治政府建设基石。
聚焦“三大体系”,构建执法监督“大格局”。一是打造完善的制度体系。深入贯彻落实省、市提升行政执法质效指导意见,以区委依法治区办名义印发《泰安市岱岳区提升行政执法质量实施方案》,从全面提升行政执法人员能力素质、全面提升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健全完善行政执法工作体系等方面明确行政执法及监督工作开展路径,形成上下一盘棋、齐推共进的良好局面,涌现出一批执法典型,岱岳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大队获评省级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机构规范化建设示范单位,岱岳区市场监管局“大监管”执法机制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执法稽查局选定为稽查典型事例进行推广,岱岳区司法局“嵌入式”行政执法监督做法被省级简报刊发。二是构建联动的监督体系。运用执法监督+行政复议新模式,将行政复议结果运用到执法监督中,有针对性地开展执法监督;司法行政机关联合检察机关制定《关于加强行政检察监督和行政执法监督工作衔接的实施意见》,建立信息共享、案件移送等6项工作机制,发出各类检察建议、情况通报24份,研究解决行政执法办案共性问题20余条;出台《岱岳区行业监管部门与综合行政执法部门行政处罚线索移交与处置工作导引》,进一步捋顺行政监管与行政执法衔接配合不畅问题,移交各类行政处罚案件48个,进一步提升监管效能。三是健全大数据监督体系。依托区营转办“涉企联合检查平台”,大力推广市场监管领域跨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检查,配合做好省“互联网+监管”系统、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行政执法机关自建办案系统等平台间的数据归集共享工作,推行使用移动监管终端,实现行政执法全过程留痕和可回溯管理。探索开展“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活动,推动“进一次门、查多项事”,进一步提升执法效能,避免重复执法、多头执法等问题,推进行政执法严格规范公正文明。
抓实“三个环节”,紧盯执法监督“关键点”。一是抓实“事前关”。持续加强行政执法人员岗前教育培训,按时完成全省行政执法人员业务轮训,全区累计受训2000余人次;督促各单位加强对本系统内行政执法人员的业务培训,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开展“知识大更新、业务大学习、能力大提升、工作大见效”等培训活动8场,受训700余人次,区交通运输局开展交通执法人员重大事故隐患排查培训8场,受训400余人。二是抓实“事中关”。针对重点执法领域开展“嵌入式”行政执法监督活动,邀请人大、检察院、法律顾问共同组成执法监督小组,对重点执法部门涉企执法检查工作进行全程跟踪监督、指导和评价,共开展监督活动2次,纠正不规范执法问题5项。三是抓实“事后关”。持续开展重点执法领域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活动,成立24人的案卷评查专家团,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活动3次,召开执法协调小组会议通报行政执法案卷共性问题2次,制作行政执法监督意见书6份,逐卷反馈案卷问题130余项,逐一督促整改到位。
实现“三个常态”,探索执法监督“新路径”。一是“清单式”管理监督常态化。立足执法监督职能,围绕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落实“不罚轻罚”清单制度、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清单、证明事项实施清单等,推动行政执法工作严格规范有序开展。二是“靶向式”执法监督常态化。结合“涉企行政执法突出问题”“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小切口突出问题”等专项整治工作,深入开展问题排查、整改,与纪检监察机关建立常态化信息互通、联动联查、问题线索移交等机制,推动形成专项整治与监督全过程闭环体系,确保整治工作在法治轨道上运行。三是“立体式”衔接监督常态化。向社会公布行政执法问题投诉举报电话,在全区重点企业中选聘行政执法监督员39名,发挥企业主体监督作用,与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区委网信办建立信息共享合作,积极拓宽投诉举报线索反馈渠道,加强行政执法监督信息线索的汇集统筹,对各行政执法部门执法类线索信息定期梳理归集并开展跟踪督办。
(大众新闻记者 刘涛 )
(大众日报及大众新闻客户端欢迎各界投稿,提供线索,包括文字、照片、短视频,文字投稿务必配上照片、短视频。泰安新闻素材请投大众日报泰安记者站电子邮箱dzrbta@126.com,热线电话:05388011909。来稿请务必注明作者、手机,以便进一步联系。)
助力企业招才引智!“校企共生,招才引智”2021贝壳青岛校企
企业“纳税信用”变为“融资信用”,潍坊高新区银税互动“贷”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