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通讯员 王 嘉 孙万芹
王淑梅
11月初,鲁明公司济北管理区的张磊提交的5口新井井位的部署设计方案通过论证,打破了管理区技术人员只管现场生产,不管大型方案设计的传统。
5个月前,张磊还是鲁明公司科研所开发室的副主任,身份发生转变的还有科研所开发室的9名技术人员。他们全部被划分到鲁明公司5个不同的管理区。
为了做实新型采油管理区,真正让“一体化技术分析决策机制”落地生根,鲁明公司通过人力资源调整,实现了科研力量下沉。
过去作为科研所的技术人员,张磊负责制订整个区块的油藏开发方案,执行效果的好坏与他无关。如今为管理区效力,他不仅要发挥自身优势帮助管理区分析决策,还要在基层跟踪决策执行效果,参与油藏管理的全过程。
现场量油、测气、调节参数,科研力量在基层积累经验给管理区带来了机遇。多年来,济北采油管理区曲104-斜7井是一口“无人问津”的间开低效井。与油井“零距离”的接触过程中,张磊结合以往油藏开发管理的经验,发现了该井的潜力。通过实施有效方案,曲104-斜7井日增油4吨,预计全年创效128万。
“技术力量下沉并不是简单的割裂,而是为了更密切的融合交织。”鲁明公司副经理赵光宇介绍。科研所10名技术人员下沉管理区的同时,各管理区优选推荐了33名技术人员,共同组成建立鲁明公司一体化技术决策中心。中心办公室设立在鲁明公司科研所,这里成为鲁明公司技术人员交流的中心。
一线技术人员对现场情况最为了解,对基层生产最有发言权;科研所技术人员对油藏认识更宏观,对油藏解释更有理论支撑。一体化技术决策中心让双方深度融合,各取所长,成为解锁鲁明公司油藏经营的“金钥匙”。
今年,鲁明公司所辖曲堤油田低电阻油藏开发被提出后,双方技术人员对整体井史资料进行摸排,最终确定了这类油藏在沙四中、沙四上及砂三层的储量。双方合作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勘探的准确性,也指明了鲁明公司油藏发现的新方向。一体化技术决策中心对于所有成员来说像是一个辩论场,辩的是方法、角度,论的却始终是油藏经营理念。
技术力量的壮大让管理区的眼界变得开阔。济北采油管理区在曲9-111、曲8、曲9-6沙四下三个区块开发中与临盘采油厂地质所合作,部署新井3口,措施16口,注采调配11个井次。6月至10月,鲁明公司措施有效率68.8%,单井平均日增油2.1吨。
油价涨至近两周新高 今晚欧佩克+会议会有什么新措施?丨全球连线
-ST中润:公司主要业务子公司斐济瓦图科拉金矿公司也在正常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