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生活困难是没有的,在这里吃饭健康卫生,孩子们也很放心。为我们服务的志愿者也很热情。”7月26日中午,临沂市罗庄区傅庄街道西三冲村村民冯汤氏吃过午饭,脸上露出了笑容。从去年开始,这位94岁的独居老人每天都能吃上热乎乎的四菜一汤。
这几年,西三冲村的独居老人、留守老人越来越多,老人们年岁大了身体不方便,一日三餐往往从简,做一盆大白菜要吃上好几天。怎么才能让这些老年人能够按时准点地吃上热气腾腾的饭菜呢?西三冲村党支部以“党建引领、孝心速递”行动为契机,组建“春晖”关爱老人党支部领办志愿服务队,为老人跑跑腿、扫扫地,设立爱心“大食堂”,每天义务为村里的贫困、低保、五保以及无行为能力的老年人提供一日三餐。在每月的农历十六号,还为全村70岁以上的老年人举办“长寿宴”,让老人聚在一起拉家常、品美食、享清福。
每天饭点,老人们三五相约,如约而至。宽敞明亮的厨房内,志愿者们早已将菜品准备就绪,有新鲜的瓜果蔬菜、热气腾腾的米粥,还有刚出锅的鸡蛋羹。考虑到老年人的饮食习惯,饭堂的饭菜以蒸煮为主,就是为了达到少油少盐、软糯可口的效果。对于那些腿脚不便的老人,队志愿者们就将刚出锅的饭菜打包送上门,确保每位老人们都能吃上热腾腾的饭菜。
74岁的冯秀臣每天都会步行几分钟,到西三冲老人饭堂吃饭,风雨无阻。“儿子、儿媳都在外地打工,我一个老太太也舍不得做多少菜,很久没吃过四菜一汤了。”冯秀臣说。
老人饭堂不仅饭菜健康卫生,还成了老人们精神交流的“栖息地”,“饭友”们坐在一起说说笑笑,排解孤独,心情也变得越来越好。
西三冲村党支部领办的老人饭堂实践点是临沂市罗庄区开展党支部领办志愿服务的一个缩影。为了充分发挥党支部领办志愿服务的作用,罗庄区以提升村党支部组织力为重点,将年龄大、无人照料的老年群体全部纳入服务范围,实现动态调整,确保无儿无女、无人照顾老人应纳尽纳,做到一个不少、一户不落。
志愿服务队队员们踊跃申请、宣誓、签定协议,履行“扫一次庭院、干一次家务、洗一次衣服、办一次代购、拉一次家常、做一次护理”的六项爱心承诺。有的爱心队员依托自己的饭店、理发店等场所开展照料老人、免费服务等公益活动,创建70岁以上老人免费美容美发实践点、老人健康跟踪免费查体实践点、老人寿星宴实践点、特殊老人关爱照顾实践点等服务实践点。
王岭义是临沂市罗庄区傅庄街道西三冲村党支部“春晖”关爱老人党支部领办志愿服务队的一名队员,他每周都要到王之叶老人家里去帮忙打扫卫生、收拾家务、洗洗衣服、代买生活用品,有时候还帮忙跑跑腿,去银行帮取个钱、帮送个东西等。
据了解,临沂市罗庄区农村党支部领办志愿服务“党建引领、孝心速递”行动启动以来,该区以村“两委”干部、在家党员、村民代表、入党积极分子、爱心群众等为主体的4326名志愿服务队员,每周深入2535名农村“三无”老人、重度残疾人及留守老人家中开展志愿服务,受到基层群众普遍欢迎,百姓获得感显著增强。
“通过开展党支部领办志愿服务活动,村党支部更加有作为,对我们老人的照顾也更加有温度,搭起了支部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党群关系更加密切。”罗庄区委组织部副部长陈明邦说,罗庄区还将继续深入推进党支部领办志愿服务工作,在纵向上,精心选取44个省、市级文明单位与村党支部领办志愿服务队结成牵手共建对子;在横向上,实行强村带弱村,组织策划志愿服务活动,提高党支部领办志愿服务队的档次水平。
目前,罗庄区在我省率先成立了首家区级“党支部领办志愿服务培训学院”,在幸福小镇志愿服务实践站成立幸福大学,已开展专业培训6期,培训志愿骨干1800余人次走出一条服务群众、凝聚人心、弘扬孝善、倡树文明的乡村治理新路径。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杜辉升 纪伟 通讯员 鲁会莎 报道)
《济南市人工智能产业地图3.0》发布,目前在研和已投入使用大模型产品6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