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肖 芳
基层公务员处在服务群众的第一线,在琐碎而繁重的日常工作中,如何才能在“担当作为、狠抓落实”的同时赢得百姓口碑?不妨来看看平度市这名基层科员“小张区长”的故事。
“两个上访老户,竟然在小张区长的撮合下,坐在一起你劝我我劝你,最后都不上访了,真是不可思议!”不久前,平度市新河镇龙湾管区大苗家村的两名上访老户,通过在“红房子”党支部学习相关政策,采取互相讲解的方式消除了上访疑虑,实现了“自我转化”。这件事在当地引起热议,不少村民竖起了大拇指:小张区长真有办法!
这位“小张区长”名叫张钊源,今年31岁,现任平度市新河镇龙湾管区区长。“我能力没多强,但我想为大家办事儿的心是真的。”听到群众夸赞,张钊源有点不好意思。他说,老上访户一般都有不痛快的心结,最能理解他们的,往往是有着相同经历的人,所以才想出了这个互相劝解的办法。
张钊源做基层公务员已近4年。2015年9月28日,作为新河镇当年招收的唯一一名公务员,大学生张钊源来到镇党委报到。这一年12月,在参加公务员初任培训时,张钊源有感而发,注册了微博账号“一个青岛公务员”,写下了这样一句话:一个公务员的好口碑,或许就从寒风里他为前来办事的大姨倒的一杯水开始。“基层公务员能力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为老百姓办实事的一颗真心。”张钊源始终这样认为。
2017年起,他先后担任龙湾管区副区长、北肖家管区区长、龙湾管区区长,从“小张”成长为“小张区长”。四年来,张钊源几乎每天24小时待命、全年无休,却一直保持着阳光乐观的心态和高昂的工作激情,同事们从未听他抱怨分毫。“基层工作整天和老百姓打交道,我真诚待人,别人也报我以诚,大家都带着感情,所以我乐在其中。”张钊源说。
那么,基层干部怎样工作才算对老百姓“带着感情”?张钊源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四个字:将心比心。
2017年夏,新河镇龙湾管区顺河社区启动搬迁,三苗家村村民张明山因家中整体木柜是入户制作,体型庞大难以搬出,所以对使用挖掘机拆房强烈抵触。时任龙湾管区副区长的张钊源赶到现场,为保全群众权益,他先是阻止了挖掘机拆房,然后自己脱掉上衣,抡起锤头开始一锤一锤地拆解墙壁。大汗淋漓的夏日午后,整面墙很快被拆除,“难倒人”的整体橱柜得以妥善安置。
2018年,张钊源被调任新河镇北肖家管区区长,管区内有7个村庄。他深感责任重大,工作上从来不敢怠慢。每逢大雨,他总是提前协调管区及村干部走访贫困群众。7月中旬,一场暴雨不期而至,张钊源立即放下手中的活,开车一脚油门冲到任家疃村五保户任文财家中。他手脚麻利地爬上房顶检查,发现险情后立即收拾村委办公室临时安置老人,保障了其生命安全。
同样是在2018年,张钊源接下了有着30余年历史遗留问题的庚家村、下刘家村土地确权任务。在庚家村,张钊源无数次守到深夜,调解群众内部矛盾,组织选举村民代表,研究土地确权;在下刘家村,因五大工程占地,埠地、林地、一二三级地错综复杂,调地难度很大,张钊源便天天守在田间地头砸撅量亩,吃了172包泡面、喝了12盒速溶咖啡。
这副为民办事的“实心肠”,让张钊源收获了群众对他工作上的支持:2018年,北肖家管区的7个村从环境卫生落后村,摇身一变成为7个市级环境卫生满分村;管区内和谐拆违117处,均为群众自拆,无一上访。
今年1月,经组织安排,张钊源调任龙湾管区区长。他创新设立了“红房子”党建品牌,组建“红房子党员民间宣讲团”,吸纳年轻人、村民代表参与社区工作,开创了工作新局面。
回忆工作这几年,张钊源最大的遗憾是对不起家人。2017年底,他的母亲生病,怕拖累他,连入院做手术都没告诉他。当管区村民们高高兴兴乔迁新居的时候,张钊源却蹲在母亲手术室门口悄悄流泪。
张钊源坦承,基层工作千头万绪,几年来夜以继日干工作,深感愧对家人,有时也想辞职不干了。但是,自己每次走进村子里,听到村民们热情而亲切地唤一声“小张区长你又来啦”,一种幸福感和满足感便油然而生,浑身就又充满了干劲儿。
“‘为民情怀’其实是一种良性循环。”张钊源说,“我们干了好事、实事,群众看在眼里,认可我们,这种成就感又转化成再工作、再干事的动力,催着我们不忘初心、奋勇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