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部把青岛称作“琴岛”并称为“桃源”的小说《桃源梦》,迎来了百年后的“新生”——新版发布。
4月10日,青岛市市南区档案馆和青岛城市建设文化交流协会联合在青岛城市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举行《桃源梦》新版发布仪式。
据了解,新版《桃源梦》由青岛市市南区档案馆编纂,线装书局出版。1917年首版的《桃源梦》创造了中国文学史与青岛城市文化史的多个“第一”:第一部青岛文学史上的长篇小说,第一部以近代青岛(德占时期)为题材的小说,第一部描写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中国小说,第一部使用“琴岛”代称青岛城市的历史文献等。
发布仪式上,青岛市档案馆馆长姜永河和青岛城市建设文化协会顾问蔡晓滨发表致辞,市南区档案馆馆长吴大钢介绍了新版《桃源梦》的编纂情况。
与会嘉宾为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青岛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青岛市政协文史馆、青岛市图书馆、青岛市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12家单位代表赠送了新版《桃源梦》。
赠书仪式结束后,青岛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周海波,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历史学副教授、海洋发展研究院研究员朱建君和青岛市档案馆编辑研究处处长周兆利围绕《桃源梦》这本书的文学价值、史学价值以及档案编研等方面做了主旨发言。
青岛城市建设文化交流协会顾问魏书训、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张治等部分与会专家进行了交流座谈。
《桃源梦》是一部研究早期青岛城市建设与发展史的重要历史文献,也是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一部难得的作品。该书通过逊清遗老在青岛的生活,反映了从1897年至1914年德占青岛期间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诸多方面,对了解、研究青岛早期的城市和社会发展以及青岛历史城区的保护更新,有着独特而重要的艺术和史学价值。
青岛市市南区档案馆秉承“立足所在,不拘所有,但施所为,力求所成”的编研理念,积极探索具有地域特征、馆藏特色、专业特点的编研工作发展道路,深入挖掘市南区深厚的文化底蕴,进一步提升档案编研水平,取得了明显的工作成效,整理出版了《青岛官报(1900—1903)》《青潮》《青岛百吟》《青岛及周边导游手册(1904)》等一批重要的历史文献。
新版《桃源梦》的出版发行,将进一步推动市南区档案编研再上新台阶,为深入挖掘青岛历史文化,促进历史城区保护更新展现档案担当,贡献档案力量。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薄克国 通讯员 朱清 报道)
中国广核:前三季度净利润约99.84亿元 同比增长2.93%
企业小程序“AI换脸”搬运他人短视频进行局部替换合成 被判赔7500元
中信证券:此次假期政策直接利好旅游产业,推荐关注受益明确的OTA、景区、酒店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