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青岛市财政局坚决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坚持在盘活资产、优化资源上下功夫,多渠道、多方式盘活现有行政事业资产资源,助推青岛市行政事业单位履职效能、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双提升”。
(图侵删)
精准统计,资产报告“摸家底”。按照“全口径、全覆盖”原则,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情况进行全面摸底,确保房产地产“底数准”、经营性资产“情况明”。2021年末,青岛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总额3070亿元,同比增长22.1%。其中,市本级资产总额885亿元,同比增长38.5%;区市资产总额2185亿元,同比增长16.5%。
分类盘活,盘活存量“提效能”。分类盘活行政事业存量资产。通过把沉睡资产划转国企市场化运营、改建人才住房助力人才引育、整合调剂保障办公需求、评估后公开转让引入增收活水的方式,“多元化”盘活一批,“个性化”处置一批,切实提升资产盘活利用效率。
主动作为,制度创新“解难题”。针对盘活过程中产权处置难度大、统筹协调成本高的实施困境,建立跨处室大会商、跨部门大协同、跨区市大联动“三跨法”工作机制,实现统一指挥、分工协作、协同高效,有效压减资产处置时长。建立健全公物仓共享共用机制,发挥财政公物仓收储调剂、优化配置的功能,切实保障青岛市大型活动、临时机构资产需求,使“存量”资产产生“增量”效益。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忠德 通讯员 鄢敬心 报道)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衡阳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