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送馒头的背后:店主是个热心肠

小刘

大象新闻记者 申子仲/文图 赵朝阳/视频

00:42

最近一段时间,河南郑州有几家饭店,每周一至周四傍晚,会同时给路人派送馒头,一个人一次可以领俩,每天每店送300个。

店主叫王东方,河南周口人,今年47岁,从2014年开始做公益。比如,每逢6月高考那两天,考生凭准考证可以进店休息,免费吃上一碗烩面或者醋鱼,以及茶水、绿豆汤;2019年,王东方自掏腰包,给家乡安装了20多盏路灯;今年2月,又给家乡乡村小学捐了校服……

说到送馒头这事,王东方说,“我就当作社会公益一直做下去。”

饭店送馒头,成街头一景

12月7日傍晚6点,天色已经暗沉。

郑州市南阳路与东风路南侧一家饭店门前,挂起了红底白字的横幅,“手工馒头免费惠四邻”的大字格外扎眼。两筐热气腾腾的馒头刚刚摆出来,自北向南,早已排起了长长的队伍,绵延近百米。

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将近20天,类似的情形,在其他分店门前,此刻也在同步上演。

记者注意到,来排队领馒头的多是中老年人,且都住的不远。

排在队伍最后的几位大爷一位姓李、一位姓郭,还有一位也姓李,3个人聊得正欢。记者问他们,如果排到最后,馒头送完了咋办?几位大爷哈哈大笑起来,其中一位李大爷说:“拿馍是小事儿,我们几个老伙计能聚到一块‘胡喷’才是正事儿。”

店老板是位中年人,笑容可掬地与店员们在现场维持秩序。排队的大爷大妈大多也跟老板熟识,都叫他“东方”。

店主是位早早闯社会的农村小伙

王东方1977年出生在周口市商水县谭庄镇湾子村,兄弟姊妹4个,他排行老三。

所谓“老大疼、老小娇,不疼不痒正当腰”。王东方回忆说,小时候的衣服,是大哥穿罢二姐穿,然后轮到自己,“到我身上衣服已经旧得不成样子了,该老四穿的时候,又换成新衣服了。”

“年龄一天比一天大,个子一年比一年高,就觉得老穿哥哥姐姐的旧衣服,没有‘地位’和‘尊严’。”王东方笑着说,正是带着朴素而幼稚的认知,他急切想要改变窘迫的状态。

初二那年,王东方辍了学,学着大人模样外出打工,在河南、山西、北京、天津、陕西等地,小小的身板儿先后“混”过建筑队、煤窑、冷库,还烧过碳,做过三合板,组装过打火机。

1998年,王东方经人介绍来到郑州医学院附近的东方风味城饭店打工,“我一个人背着条被子就来郑州了,最早端盘子,觉得饭店这工作怪好,还管饭并且吃得比工地上还好,所以决定留下来学厨艺。”因为用心,王东方的脚步,也一步步从大厅往厨房挪动,后来开始做传菜员,再后来开始炒菜,也算是“技术人才”了。

更为关键的是,饭店打工期间,王东方收获了爱情和婚姻。

王东方本名王红芋

2000年婚后,王东方小两口起先租住在西郊华山路一间80平方米房子里,“一个月房租80块钱。”

所谓“成家立业”,两口子盘算着自立门户,便买了辆三轮车,每天晚上出摊儿卖饺子、馄饨。因为是无证经营打“游击”,干了没几天,被城管追得心慌,王东方还是决定找块“根据地”。2003年,他借了1000块钱,算是启动资金。500元租了间小门面,500元进了米面油,办起自己的“东方饺子店”。

王东方的身份证上,本名叫王红芋,确实是“芋头”的“芋”。

人们之所以习惯性叫他王东方,就是因为他的店名叫“东方”。“可能是我有恋旧情结吧,”王东方说,就因为以前自己在东方风味城打过工,自认为也是在那里起了家,所以之后无论开什么性质的饭店,名字都叫“东方”。“后来大家也都叫我‘东方’,连我老婆都这么叫,我也习惯了。”

“东方”一直走的是平民大众路线,饭菜质量过硬,性价比高,牢牢抓住了一批忠实顾客。

第一家推出烙馍和粥免费

由于当时郑州市的城区框架正在迅速拉大,城中村改造及各种拆迁扩建工程如火如荼。

刚刚稳住脚的东方饺子店也被迫拆除,由于经验不足,王东方的新店选到哪,房地产项目像长了眼睛似的拆到哪,以至于短短几年内连搬了9次。

但王东方没有放弃,一边做市场调研,一边找寻成熟的社区门店模式。最后,他结合家乡风,在生产路开了一家酱肉烙馍粥家常菜馆。

为了吸引客源,王东方果断推出了惠民策略,店里的烙馍和粥一律免费,客人进店吃多少取多少从不限量。这种半公益性质的免费方式,一经推出便得到了顾客追捧。

“我是郑州第一家推出烙馍和粥免费的店,当时生意太火爆。也引来同行疯狂模仿,随后几年大街小巷开遍了烙馍村店,都是采用了烙馍和粥的免费方式。”王东方说,效仿者日众,他的饭店特色也就没了。

懂得“感恩”和“回报”

急于寻求突破的王东方,再一次在家乡的饭桌上找到了灵感。

“老醋鱼作为一道传承老菜,在我们豫东老家只有逢年过节才会做,”王东方说,他从妈妈那里学了手艺,又经过多次创新改良,最终研制出了独具风味的大锅炖老醋鱼,这也是他家饭店的特色。

如今,王东方的饭店稳定在5家店面,走的依旧是草根平价路线。当初只身一人背着一条被褥闯郑州的他,似乎也早已找到了他最初认知的“尊严”。两口子也早在丰产路上置办了150多平方米的大房子,父母接来同住,膝下儿女双全,可谓是事业有成、家庭美满。

“人这一辈子打拼,其实就是在悟道。”王东方对大象新闻记者说,所谓的“地位”与“尊严”,想要获取,必须懂得“感恩”和“回报”。

这就是王东方的故事,没有过于高大上的商业模式,也没有过于玄妙的大道理。就像平常百姓家饭桌上的馒头,普普通通,方方正正。但嚼起来筋道美味,也足以充饥。

馒头还会免费送下去

懂得感恩与回报的王东方,做公益并不是心血来潮。

从2014年至今,每逢6月高考那两天,王东方的饭店都会给附近考点派发餐卷,考生凭准考证可以进店免费吃上一碗烩面或者醋鱼,并享受茶水、绿豆汤,和休息服务;2019年,王东方自掏腰包,给家乡安装了20多盏路灯;今年2月,又给家乡村小学捐了校服……

王东方说,这次免费为市民送馒头活动,启动于半个多月前,他在郑州市的5家店面同步进行。最初是作为十周年店庆的惠民活动推出的,没想到颇受欢迎,“既然大家都高兴,都爱吃,我就当作社会公益一直做下去。”

王东方送馒头不限年龄、不限职业,见者有份,一个人一次可以领俩。每天每店送300个。因为每周五和双休日饭店生意比较忙,誊不出人手,每周送馍的时间为周一至周四下午6点,送完为止。

他还特别对记者强调说,他在金水区、中原区、惠济区、二七区都有分店,其中二七区马寨镇的那家店,这两天正在内部装修提档升级,“眼下马寨送馍的活动暂时停止,等店面装好了,继续送,希望记者也提醒一下,别让附近领馍的群众白跑了。”

(来源:大象新闻)

韩国客机失事悲剧:撞墙前六分钟接鸟情预警,遇难者家属、目击者、幸存者多方发声

中方呼吁G20推动世界经济增长

外援政策有调整,本土球员大变动!CBA新赛季打响,看点不少

台方人员混入联合国还称“外交突破”,外交部:贻笑大方

抗疫一线丨隔离人员点赞工作人员:我们都是一家人

如何实施基层卫生强基工程?国家发展改革委:支持更多县级医院与乡镇基层医卫机构组建“联合体”,更新配备急需的CT、B超等设备

高质量发展调研山东行|“耕海1号”:南极长城站同款处理系统

新增年通过能力4359万吨!岚山港区6个新建泊位通过对外启用验收

香飘飘打“日本事件热搜”牌,股价连涨两日

早间公告汇总_8

“十大创新”看泰安|岱岳区:打造“巾帼暖阳”志愿品牌

众泰汽车:目前公司销售以出口业务为主。公司根据经营计划推出新车型上市计划

免费送馒头的背后:店主是个热心肠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衡阳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