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团”成主力!非遗手工棉服带动“银发经济”

小刘

02:54

“奶奶团”成主力!非遗手工棉服带动“银发经济”
(图侵删)

12月6日,在聊城市茌平区博平镇大何西村,62岁的郭秀英像往常一样,早早起床做好饭,打发了孙子上学,便坐在客厅门口,一针一线专心缝制手工棉服,桌子一旁整整齐齐摆放着已经做好的婴童手工棉裤。

“像这种做工简单的单件棉裤,大约四十分钟能做一件,稍微复杂一些的连体棉裤需要个把钟头。”郭秀英说着,手里的活儿丝毫没有慢下来。极具国风特色的女童手工棉马甲喜庆又温馨,柔软的婴儿包被等棉服产品,都是像郭秀英这样的“奶奶”们做起来的。

随着天气逐渐变冷,棉服也到了销售旺季。与郭秀英一样,博平镇大桑村村民谢月英也是棉服“奶奶团”的主力成员,今年70岁的谢月英手脚麻利,仅婴儿包被一天就能缝制十多件。“从今年春节后就开始做,到现在领了两万多块钱的工资,平均一个月两千块钱的收入,既能打发时间,还多了一份收入,我们老两口现在零花钱不用朝儿女伸手要。”谢月英高兴地说。

为了支持老伴儿的工作,谢月英的丈夫桑秋德则变身“全职煮夫”。“她专心缝棉袄,我负责买菜做饭,再把做好的棉服送过去,需要做的原料领回来。”桑秋德说。

这些做好的棉服将由博平镇东旭制衣同心就业工场发往全国各地消费者手中。“今年冬季,国风风格的婴童棉服特别受欢迎,手工棉服是茌平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的纯棉花手工棉服必须手工制作,在农村会针线活的年轻人不多了,多数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她们成为了手工棉服制作的主力。”东旭制衣同心就业工场负责人谢鹏说。据谢鹏介绍,每天大约有四千件手工棉服的电商订单,但是老人们加班加点制作也仅能满足一半的出货量。“每天都得退掉一半的订单,我们也急需会针线活的老人能够加入进来。”

在茌平区博平镇东旭制衣厂,每天有近万单婴童衣服通过电商平台快递到消费者手中,除了手工棉服外,这里几乎能生产婴童所需的全部服装。

走进制衣车间,记者被眼花缭乱的婴童服装所吸引,制版师将服装做好版样,随后自动化裁床将衣片批量裁切好,裁切好的衣片被缝纫车间的女工进行缝合,缝合后的衣片被塞进了洁白的棉絮。塞好棉絮的半成品棉服则将发放到“奶奶团”手中进行最后的手工缝制。

在棉服回收质检室,只见质检室的墙上悬挂着二百多个牛皮纸记录本,每个本子的表皮上都写有“奶奶”们的姓名。“我们每件棉服都要进行严格的质检,缝几趟线,针脚大小、针距等有要求,不合格的就要返工重做。”东旭制衣厂品牌部负责人刘春华说。

“缝着袄、看着娃,能顾家还有钱花。”服装产业作为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能解决大批闲散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从2020年以来,东旭制衣厂累计带动一千多名农村妇女就业,同时以“龙头企业+卫星工厂”的模式带动服装加工企业四十多家。

12月6日上午10点,一场别开生面的棉服手工缝制比赛在东旭制衣厂门口举行,九十多位女工一字排开,每个人领到了一件符合自己尺码的棉坎肩半成品。“以赛促练提升年轻女工的手工活儿能力,缝完后还要评比出优秀作品,同时作为奖品发放给员工,也是关爱员工。”谢鹏说。东旭制衣厂每年都会举行三四次像这样的手工棉服缝制比赛。“等过几天冬至,我们还要举行‘孝心缝’,平安夜举行‘亲子缝’,给员工的家人带去温暖。”

(大众新闻记者 高田)

汽车整车板块走低

寿光环卫集团:提前上岗 冒雨作业

8月份沪牌拍卖结果公布 平均成交价93959元

济南推出第二批青年人才优惠政策:688家餐饮有优惠,举办海

江西省发布雷电黄色预警信号

万邦德:石杉碱甲口服溶液药品临床试验申请获受理_1

英超最佳射手和最佳球员都出自曼城,球迷对他俩的看法可不一样

科创板调整发行上市申报规则 限制金融科技等企业上市

淄博首家“乡村振兴贷”发布,个人纯信用贷款可贷10万元

昌邑聚力提升“本色家园·长者先锋”工作品牌

-ST傲农:8月公司生猪销售11.83万头 同比减少74.19%

新西兰媒体:澳大利亚警方追回4万多枚被盗限量版硬币,价值超60万澳元

“奶奶团”成主力!非遗手工棉服带动“银发经济”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衡阳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