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佳
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是“开始”之意;春,代表着温暖、生长,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人们喜欢在立春举行“迎春、踏春、咬春、鞭春牛”等民俗活动。一年之计在于春,踔厉奋发正当时。2023年是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十四五”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应对变局、面对挑战、迎难克难,广大党员干部要保持起步就是决赛的姿态,勾勒好自己内心的“立春图”,以信仰之光照亮前行之路,以如磐初心凝聚奋斗伟力,唱响新时代“春天的故事”。
“迎春”,迎春风、立标杆。“春盘春酒年年好,试戴银旛判醉倒。”南宋诗人陆游在《木兰花·立春日作》中就描写了立春日里的迎春习俗。“迎春”作为立春的重要活动,事先须做好准备,进行预演,俗称演春。党员领导干部要主动做好新年规划的谋篇布局,跑好新春的“第一棒”,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把解决具体问题和解决深层次问题结合起来,立足当下,着眼未来。既要“回头看”,厘清讲清走过的成长路径,总结过去,审视困境,又要“向前看”,寻找新一年行动的承接点和增量处,努力办实事、实办事,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辛勤耕耘,用实干打开新局,靠奋斗赢得未来。
“打春”,打妄思、守初心。“打春”是春耕开始,把鞭打在牛身上、目的是打掉人身上的懒惰,望来年勤奋努力耕作,喜获丰收,有除旧迎新之意。党的二十大报告给全体党员干部提出了要求,“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重温党的来时路,一张张“成绩单”也是“警示单”,党员干部须把牢理想信念这个“总开关”,严守纪律规矩,保持“归零”心态,心中常怀敬畏之心、警惕之心,脑中常绷思想之弦、纪律之弦,以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坚定和执着,在重大原则问题上寸步不让,才能在新的赶考之路上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咬春”,咬困难,求突破。立春日民间讲究要买个萝卜来吃,叫做咬春,因为萝卜味辣,取古人“咬得草根断,则百事可做”。一个“咬”字,是心底埋下的吃得了苦的一种韧劲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爬坡过坎在所难免,碰到的很多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党员干部要保持“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昂扬斗志,永葆敢打能胜的勇气,直面一切风险挑战,敢字为先、干字当头,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立”新“春”,更要“立”自己,要怀揣为民情怀、勇担时代使命,“破冬立春”不负韶华,踔厉分发笃行不怠,以先锋之姿奋勇向前,创造一番经得起考验的业绩。
(作者单位:青州市庙子镇党委)
策划:兰传斌
统筹:吴永功
记者:鞠杰
(大众日报 山东党建云平台 出品)
浦发银行济南分行参加“鲁泉杯”庆祝建党100周年钱币知识答题活动
女子腰绑布袋藏12只蜥蜴入境被海关查获,发现时还在蠕动,经鉴定为柔蜥属蜥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