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聊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聚力攻坚看进展”主题新闻发布会市民政局专场。邀请聊城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景志国,聊城市民政局二级调研员刘强,聊城市民政局区划地名科科长周兵,东阿县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陈顺海就2024年以来聊城市“乡村著名行动”工作开展情况作简要介绍,并回答记者提问。
周兵介绍,聊城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其中地名文化资源丰富,这些丰富的地名文化是城市的名片,也是聊城历史发展的见证。为充分挖掘、保护、弘扬聊城市优秀地名文化,聊城市民政局以评定地名文化遗产为着力点,强化地名文化保护传承。
2022年,聊城市民政局组织开展第一批聊城市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申报认定工作,共评选认定了354处县级地名文化遗产,128处市级地名文化遗产,并发布了《聊城市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23年,按照省民政厅《关于做好纳入省级地名保护名录地名推荐工作的通知》要求,聊城市积极组织,认真筛选,经专家审核,推荐了129处纳入省级地名保护名录的地名。
为进一步加强聊城市地名文化建设,传承弘扬优秀地名文化,2024年6月市民政局部署开展聊城市第二批地名文化遗产普查挖掘工作,在第一批名录基础上,进行补充普查挖掘。要求各县(市、区)8月底前完成第二批县级地名文化遗产名录认定工作,各县(市、区)民政部门充分利用第一次地名文化遗产普查资料,通过与党史、文旅、住建等部门横向沟通联系,多渠道、多层次、多方面收集重点文物保护名录、史志典章等相关资料,形成了扎实的普查认定根基。在完善相应基础资料上,各县(市、区)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学者进行全面、深入、细致的调查、论证,共采集第二批待审核地名400余处,待专家筛选、论证、评定后,形成第二批县级名录。市民政局在第二批县级地名文化遗产名录的基础上,组织召开市级专家评定会,于11月底前完成市级名录认定工作,并向社会发布。
另外,为积极探索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新路径,聊城市民政局启动主城区地名规划修编工作,将编制地名保护名录纳入新修编的地名规划中,并设立地名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专章,确保具有文化遗产价值的地名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客户端 国晓宁)
云南楚雄出台办法规范野生菌采集:大力推广承包经营,禁用锄头等大型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