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老牵手 沂河桥保留顶升再利用
临沂市北京路沂河桥及两岸立交改造工程
一、基本情况
临沂市北京路沂河桥是连接北城新区与河东区的主要跨河通道,原桥建成于1994年,双向四车道,长度1210米,桥宽23米,为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结构。随着城区交通流量快速增长,通行能力严重不足。经反复研究论证,采取原桥顶升,并与两侧新建桥无缝拼宽的方式进行更新改造。项目顶升现有桥梁结构长度达960米,创吉尼斯世界纪录“顶升长度最长的桥梁”,获得2023年IABSE“杰出修复工程”提名奖。
北京路沂河桥改造后鸟瞰图
二、经验做法
1.技术创新,节约建设成本。项目采取保留利用老桥、两侧拼宽新桥的方案,采用专用大行程千斤顶及四点变频交替PLC液压站,实现对老桥的分幅交替同步顶升;采用装配式桥梁建造工艺及UHPC超高性能混凝土无缝刚性拼接等技术实现快速高效施工。不但响应了国家低碳环保的政策要求,而且比拆除新建节约投资约1.1亿元。
通过技术创新,对老桥进行顶升,顶升长度达960米
2.新老更替,注入文化传承。项目注重城市文化的植入,采用“中华情”设计概念,精心设计桥头、桥墩及护栏。注重绿化景观与周边环境的深度融合,打造居民休闲娱乐场所,形成“山水沂州,大美沂河”的壮丽景观。灯光设计结合城市人文故事和不断发展的城市历程,搭起连接城市繁华与锦绣自然的光影长廊,展现沂河夜间和谐的滨河自然景观。
改造后桥头堡侧面实景
3. 交通不中断,降低施工影响。项目交替改造老桥和新建新桥,确保施工期间交通不中断。同时,优化桥梁施工方案、施工交通组织,累计缩短工期约3个月,最大限度降低施工过程对市民出行的影响。
改造前桥面实景
改造后东立交桥面实景
三、专家评议
交通基础设施公益性较强,随着城市规模扩大,基础设施老化、承载能力不足问题日益凸显。该项目立足老桥整体利用,采用两侧拼宽桥和老桥顶升工艺,既节能环保、节约投资,又不中断交通,最大限度地降低施工对市民出行的影响。对既有市政、交通设施的改造,多由财政资金承担,更要精打细算每一分钱,制定合理的、科学的更新方案,利用先进工程技术,最大限度发挥现有设施“余热”,避免过度建设和资源浪费,形成更多成本低、效果好的城市基础设施改造更新案例项目。
“00后”女子暴力威胁敲诈勒索未成年人获刑1年 庭审直播吸引1293万人观看
云南楚雄出台办法规范野生菌采集:大力推广承包经营,禁用锄头等大型工具
00后驴友“松客”贡嘎大环线徒步失联近2月,搜救工作仍在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