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津崔杨:用好村规民约 送走歪风陋习

小刘

“助人为乐、团结邻里是崔杨村村规民约的第一条。” 11月7日下午,在宁津县崔杨村,村党支部书记任廷水正在和村两委成员为村里的独居老人扫雪,“一场大雪把进村的路封了,雪停了以后村民们不等村党支部招呼出门扫雪,还主动帮助邻里扫雪。”

宁津崔杨:用好村规民约 送走歪风陋习
(图侵删)

村规民约作为村民自发组织、自我约束的管理制度,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宁津县崔杨村通过设立村规民约、宣讲村规民约、践行村规民约,破除农村陈规陋习,让乡风民风好起来、人居环境美起来、文化生活富起来。

村规民约“约”出文明村庄。崔杨村在充分尊重村民意愿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将移风易俗写进村规民约,明确红白事标准。在婚事上倡导集体婚礼和旅行结婚等方式,在婚宴规格上提前与新人和饭店经营业户进行沟通,既要气氛热烈又要文明节俭;白事必须“一人一碗大锅菜”,不请乐手、不买棺木、不放炮仗,大大缓解事主压力。村规民约收到崔杨村村民的支持与欢迎,也得到了周边村庄的借鉴和推广。2017年,崔杨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

村规民约“约”出美丽家园。崔杨村村规民约明确规定“环境保护”“公共卫生”内容,村两委成员带头打扫卫生、清理杂物,同时成立村民议事会、巾帼服务队等志愿组织开展村规民约宣传,将条框内容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行为准则”,使得各家各户自觉参与村庄环境建设,管理自家以及房前屋后的环境卫生,绿化美化家园,同时,各户做好垃圾分类工作,将垃圾放到指定地点。

村规民约“约”出富裕生活。村规民约促进了崔杨村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双提升”。崔杨村立足本村红色文化打造村级抗日战争革命纪念馆,深挖“蟋蟀文化”等特色民俗文化资源,将保护红色文化、民俗文化与发展民俗文化产业结合起来,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分布范围广、从业人员多、带动能力强,10月20日,宁津县崔杨村打造的民俗文化产业发展平台被评为第11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双双 通讯员 张兆坤 王龙 报道)

「史海回眸」克服东西方文化差异,亚裔在美国政坛崛起

机动车辆制动液产品涉嫌假冒,龙工(上海)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上榜

热闻|“AD钙奶”鞋电商平台走红,还有营养快线、纯净水童鞋?娃哈哈回应

广博股份涨停走出9连板

临沂今年计划完成公路建设投资143亿元

俄舰抵达古巴!“导弹危机”重现?

埃及的EGX 30指数下跌4%

“这不是我考虑的”自来水服务站站长,被停职!

维持利率,放缓缩表——美联储3月议息会议点评

国内首次论证!精工科技高性能PAN纤维工艺获关键进展

印度尼西亚外交部前官员:深化对华合作,铺就东盟韧性发展之路

本周最活跃个股名单出炉,105股换手率超100%

宁津崔杨:用好村规民约 送走歪风陋习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衡阳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