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增强市民防灾减灾意识,确保各类突发事件发生后能够及时有序的启动应急避难场所,5月10日上午,2023年济南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启用演练暨防震减灾宣传活动在泉城公园举行。
据悉,此次演练模拟了济南市发生M5.8级地震,在市抗震救灾指挥部的统一指挥部署下,各救援力量迅速投入到灾情现场,开展应急救援,并开启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本次演练分为人员疏散保障、物资保障、医疗卫生保障、交通疏导保障、应急供电保障、应急供水保障、卫生防疫保障、应急通讯保障、宣传与普及应急知识保障等环节。
活动现场,首先进行的是避难场所启用,在接到地震应急二级响应后,历下区政府迅速行动,设立历下区抗震救灾指挥部,统筹全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疏散安置工作,泉城公园管理处按照《泉城公园避难场所地震应急预案》有关要求,在泉城公园温室广场设立泉城公园应急避难场所疏散安置指挥部,指挥部下设联络组、人员疏散组、医疗救护组、治安保卫组等,在接到启用通知后,迅速开启场所所有出入口,启动避难场所应急设施设备,开挖隐蔽厕所、开放自备井、协助相关单位安放生活物资,做好生活区划分。
在人员疏散保障方面,将疏散安置民众划分成组,以小组或楼栋为单位,明确各疏散小组负责人和协助人员的姓名、联系方式及负责疏散的人数。各疏散小组用数字编号,并将疏散分组相关信息应告知民众。
在医疗卫生保障方面,根据伤员情况,由协调联络组负责向上级政府指挥机构提出医疗物资需求。由医疗救护组负责场所药品和医疗器械物资的接收、清点、登记、发放等工作。地震发生后,部分伤员被临时送往避难场所临时医疗救护点,医疗救护组协助历下区医疗救护人员开展场所内人员医疗救护。
“此次演练,我们主要负责人员救援和疏散任务,在技术层面预防次生灾害发生,以及对发生程度进行预判,划分这些高风险区、中低风险区,把人民群众及时疏散到中低风险区。”山东省地矿局八〇一队地质应急中心主任于大潞接受采访时表示。
通过本次演练活动,对于提高社会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提高应急救援队伍的实战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助于进一步增强各级各部门、各单位的灾害防范意识,提高地震等突发事件发生时应急避难场所启用、运行能力,有效提升灾害应急处置水平,更好地满足群众应急避险需求。
济南市应急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孟国锋表示,下一步,济南市应急管理局依托各区县,在地震避难场所的建设上增大力量,加大投入,让每个区县、社区周边都有一定数量规模的避难场所,保障人民群众安全。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孙业文 通讯员 崔红军 报道 )
济南四个维度发力,打造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示范高地和智能产业集聚高地
海量财经丨山东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960.4亿元 比上年增长5.0%
IDC:预测2028年中国生命科学数字化解决方案市场规模达369.1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