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追忆台儿庄大战中的“战地黄花”

小刘

01:01

视频|追忆台儿庄大战中的“战地黄花”
(图侵删)

运河涛涛,丰碑魏巍。在古运河畔,台儿庄大战纪念馆与大战时的火车站隔河相望。炮声轰隆、火光四射……站在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内仿制的运河浮桥上,电脑模拟的水花声此起彼伏,枪声不绝于耳。“战士们冲锋的呼喊犹在耳畔,惊魂夺魄的场面似在眼前。”来自江苏徐州的张茂田大爷这样感慨。

国庆期间,台儿庄大战纪念馆讲解员徐欣和同事们一直没有休息,忙着向游客们讲解台儿庄大战的历史。据统计,国庆假期累计接待各界参观者6万余人次。

“馆前用花岗岩铺设的38级台阶,意味着1938年震惊中外的台儿庄大战爆发。”一进入纪念馆,呈现在眼前就是一面浮雕墙。画面中有奋勇杀敌和挥舞着胜利旗帜的中国军人、城墙的残垣断壁、血染的运河水和被击毁的台儿庄火车站,整幅画面战火纷飞、硝烟滚滚,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台儿庄大战是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首次取得的重大胜利,坚定了中国人民抗战的信心。从1938年3月23日开始,到4月7日凌晨日军全面溃败退出台儿庄,历时半个月的激战中,日军伤亡7000余人,而中国军队也付出伤亡2万余人的代价。

“匕首的主人就是照片上这位美丽文静、稚气末脱的女孩——刘守玟,这是她最后一张也是唯一的一张照片。”在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展柜里,有一把长约20厘米的匕首,引起不少游客的驻足观看。

1937年淞沪战役爆发,17岁的刘守玟偷偷离开家,加入湖南省战地救护队,赴上海战地救治伤员。从上海到陕北,再到徐州,直至1938年转战台儿庄,在抢救伤员时不幸牺牲。

“牺牲的那一年,她只有18岁,甚至连姓名和家乡都没留下。”讲解员介绍,照顾她的老乡直至临终前,每年都会到她坟前祭扫,并嘱咐自己的后人继续守护英灵,继续帮助无名女兵找到回家的路。

直到2004年,历经2000多个日日夜夜,辗转八千里路,刘守玟的家乡和名字才最终得到证实确认,遗骸运回故乡,安置在湖南革命陵园,英雄终于魂归故里。

听着刘守玟的故事,许多游客都拿起手机拍下这个“战地黄花”的形象。“她和东北抗联的英雄一样,都是我们值得铭记的英雄!”来自吉林的高雪眼角不泛起泪花。她告诉记者,今年7月毕业后她来山东工作,趁着假期就想了解山东这片红色热土,“不虚此行,又一次接受了爱国教育。”

“刘守玟牺牲后,该匕首被为刘守玟治疗的老大娘保存,半个世纪后,这把匕首被我馆收藏。”台儿庄大战纪念馆馆长孔令欣告诉记者,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展出文物、图片和史料2000余件,通过历史文物、历史图片、文献资料与各类辅助陈列手段的有机结合,全景再现台儿庄大战中爱国将士报效祖国的壮举。

敢死队队长王范堂的军毯、第一二四师参谋长邹慕陶给儿子的绝笔家书、台儿庄城寨争夺战争照片、日军手雷……一件件实物、一幅幅照片都在讲述着当年战争的场景。

在展厅内,有一面见证了战争的惨烈的“弹孔墙”,战役中的台儿庄“无墙不饮弹,无土不沃血”,到处是残垣断壁,焦土废墟。如今,重建的台儿庄古城仍然能看见当年激战的痕迹。曾作为31师186团指挥所的清真寺,一面外墙上每块砖上都有弹孔,最密集处0.5平方米弹孔达30多个;袁家后巷一面青砖墙上,斑驳的墙面布满上百个弹孔。而这些建筑也成一本本历史教科书,述说着一个民族的顽强与不屈,现在成为人们了解台儿庄大战、了解当年抗战历史的一个重要窗口。(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孟令洋 通讯员 张严新 报道)

全国首家“特殊儿童心理康复研究中心”在青岛即墨诞生

就市论市|市场持续放量反弹 跨年行情来了?

龙源电力:2月完成发电量647.63万兆瓦时 同比增长9.56%

A股大涨!深成指重回10000点 创业板指涨近5%

凯华材料:相关核查工作已完成 明起复牌

国家电网迎来新掌门人,八年间五次更换一把手

零售消费板块盘初活跃

压实责任才能让校园食品安全防线更牢固

香港一代笑匠睡梦中去世,享年100岁

济南这所小学一年级拼音考试化身“趣味大闯关”

商务部:推动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 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

天涯共此时 民族大联欢

视频|追忆台儿庄大战中的“战地黄花”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衡阳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